為什麼有些人會不斷破壞自己的親密關係?
【為什麼有些人會不斷破壞自己的親密關係?】
-----
親密關係的 #自我破壞(romantic self-sabotage)是指在一段浪漫關係中,其中一方使用對關係具有破壞性的行為,來阻礙這段關係的發展,甚至導致關係的結束。
有些人會害怕與別人有太過親密的關係,當他們感受到與他人親密連結時,會下意識的開始用疏遠、隔離、拒絕、退縮、發脾氣或其他方式,將對方推開,最終導致這段關係的瓦解。
澳洲心理學家Peel和Caltabiano在最新一期的伴侶與關係治療期刊(Journal of Couple & Relationship Therapy),發表了一篇關於為什麼有些人會不斷地破壞自己的親密關係。
他們調查了50 個國家,共696名受測者,並將這些數據進行統計分析。研究者歸納出五種主要的原因,來說明 #為什麼有些人會破壞自我的親密關係。
1.害怕受到傷害、被拒絕或被遺棄。也害怕承諾、背叛、失敗和孤獨。
2.自尊心較差或消極的自我概念(例如,自卑感)。
3.信任困難(大多是由過去的背叛造成的)
4.對關係有過高的期待,完美主義傾向,或是有命中註定的信念(童話般的想像)有關。
5. 人際關係技巧不足,不成熟應對、缺乏經驗等。
-----
在這項研究中,只有一小部份的參與者認知到了他們的破壞模式。他們能夠描述出他們目前的關係,是如何因自己的擔憂和行為而受到損害,例如,不知道如何分手;害怕被拒絕、被遺棄、自我犧牲的傾向、被不合適的伴侶吸引等。
其中一位女性參與者解釋說:「我不擅長與人分手。我常只是以某種方式破壞這種關係,讓它惡化,然後它就可以自然地結束。」
-----
當受訪者被問到他們對健康的親密關係有什麼樣的期待時,以下五個因素最常被提出來。
1.#信任:
缺乏信任的關係是沒有辦法順利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。因為信任牽涉到尊重、忠誠與可靠,是親密關係的基石。但對於那些經歷過不忠的人來說,建立信任相當困難。
2.#開放式溝通:
瞭解歧義,消除誤解。
3.#承諾:
承諾被認為是「願意在情感上付出努力、積極解決衝突、與伴侶合作,以及不認為這種關係是理所當然的。」
4.#安全:
當在關係中變得脆弱時,安全感能避免我們恐懼與焦慮。
-----
親密關係中的自我破壞,最主要的目標為了保護自己。然而,這種「自我保護」策略反而更加深了對自己的負面信念(例如,不值得愛,活該被遺棄)。
那麼,要如何減少親密關係中潛在的自我破壞和自我挫敗行為?
定期表達對伴侶的承諾,公開討論彼此的感受,共享生活經驗與社交,制定共同目標等,這種方法能有效幫助我們建立和維持關係。
識別衝突模式很重要,發現重複出現的衝突模式和憤怒的循環,才能有明確的改變目標,因為許多關係的衝突都與個性差異或習慣有關。當然也可以靠著心理諮商或伴侶諮商的協助。
這不僅僅只是要兩人學會彼此接納,而是同時要接受「一段健康的戀愛關係是需要脆弱性和相互依賴的意願,即使這意味著偶爾會失望」。接受偶爾受傷的必然性,即使在雙方都盡力而為的浪漫關係中,這種情況也會發生。
最後,無論是何種關係,都不是一夜之間建立起來的(即使是冷漠仇視的關係亦同)。快樂和健康的關係需要慢慢的建立,那些小事可能看起來無關緊要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它們會對互動的模式產生巨大的影響,防止彼此無意中破壞寶貴的浪漫關係。
-----
圖片來源:Pixel
文章同步發表於FB粉專:曾俊傑臨床心理師
留言
張貼留言